王广兵 魏家飞 罗寒
电子发令枪骤响,参赛官兵如离弦之箭般疾射而出,全力以赴地奔向终点……近日,在武警第一机动总队某支队“攻坚·2025”军事体育运动会上,来自不同岗位的百余名官兵同台竞技,在比武竞赛中挑战极限、突破桎梏,用热血与青春书写新时代战士的硬核答卷。
近年来,该支队着眼任务实际,创新训练方法、以真打实备、真训实练、真考实评,不断推动战斗精神在实战实训中淬火升华。
专业教练助力训练增效
搏击赛场上,火力中队中士李奥成拳风如电,面对陪练教官的凌厉攻势,他拧腰转胯闪过摆拳,左勾拳如重锤般直击对方肋下要害,力道穿透护具激起闷响。“注意胯部发力!”有着十五年执教经验的少林塔沟武校冠军教头跨入围绳,手把手调整其拳架角度:“战场搏杀讲究快、准、狠,这一拳要打出穿透力!”
据了解,该支队每年定期开展搏击骨干集训,并利用驻地资源优势聘请嵩山少林塔沟武校搏击冠军来部队指导帮教,通过系统化集训提升官兵搏击技能,锤炼官兵一招制敌的能力。支队每年开展搏击锦标赛,通过比武竞赛检验训练成果,锻炼官兵血性胆气,提升团队凝聚力,展现新时代军人风采。
上等兵徐俊喆的改变最具说服力,新兵时连基本拳架都不会的他,经系统化集训后,在班组搏击比赛中,凭借一招凌厉的“十字固”,成功锁死往届冠军,最终一路过关斩将,一举夺得了比赛的冠军。
科学赋能提升战斗力
呼吸声盖过了脚步声,恍惚间,唯见电子计时器上跳动的红字以及战友们挥舞的臂影。来自某中队的下士吴沛浩在最后50米处猛然发力,而智能监测系统对其全程实时监控。当他以56秒12的成绩冲过终点时,电子系统瞬间捕捉到这一成绩,大屏也同步推送了相关数据:最高心率每分钟198次,步频每秒4.8步。战友们将他抛向空中的那一刻,智能训练助手已然生成了一份分析报告:“步幅还可再增加5厘米,落地稳定性需提升10%。”
据作训科长吴鹏鹏介绍,该支队引入了“电子辅助”系统,借助大数据对官兵的体能指标、动作误差率以及心理负荷进行实时分析。他们还配备了田径赛事级电子发令、终点计时系统等20余套配套器材,同时邀请了专业体育教练参与辅助训练,以此增强训练质效,实现能力扩容与素质转型,切实依据精准作战需求来牵引攻坚行动,通过体系能力生成检验攻坚成效,以高质量的攻坚成果来支撑打赢制胜。
对于此次比赛,吴沛浩感受颇深:“我深刻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它让我们的训练变得更加科学高效,同时也激发了我们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斗志。”
“无人”作战增效实战能力
无人机比武场上,数十架各型无人机组成蜂群编队,在复杂环境中实施多波次模拟打击。该支队领导介绍,面对无人机专业教学和操作人才紧缺、实战应用效能不高等突出问题,该支队每年定期开展一线兼职情报信息员暨无人机操控员集训,并邀请军地专业技术团队来支队开展联合教学、技术交流,切实通过边集训、边研究、边总结,探索创新战术级无人机编配样式及战术战法,规范无人机训练组织与实施流程,培养一支操作技能好、战术运用活、实战能力强的优秀无人机操控员队伍。
“无人机绝非仅仅会飞的相机,而是体系作战的关键节点!”该支队副参谋长王辉介绍,长期以来,他们集中优势资源组建训练攻关小组,持续优化组训施训模式,不断提升官兵战法训法水平。据其透露,下一步,该支队将聚焦实战化练兵,在推动支队发展的新征程上奋勇争先、建功立业,以饱满的激情与昂扬的斗志,奋力开创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