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体育报
07:健身视点
~~~——最美社会体育指导员暨活力体育组织、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优秀案例巡礼(二十二)
奉献 服务 健康 快乐
——最美社会体育指导员暨活力体育组织、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优秀案例巡礼(二十二)

  编者按:社会体育指导员与体育组织作为关键力量,持续推动群众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为加强对基层体育人才的宣传激励,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举办了“奋进新征程 运动促健康”2024最美社会体育指导员暨活力体育组织征集活动,以及2024年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经过线上初评、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环节综合评定,结果近日揭晓。本版对遴选出的具有公信力、引领力和传播力的50名最美社会体育指导员、50个活力体育组织和20个优秀组织单位,50个有故事、有品质、有温度的优秀案例进行全面展示,选树典型引领示范,鼓励更多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积极参与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

  最美社会体育指导员

  于晓舟:泳坛梦想耕耘者

  本报记者 冯 蕾

  在四川,有一位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泳坛耕耘者于晓舟,他是四川省游泳协会副秘书长,还兼任成都市温江区游泳协会秘书长。多重身份之下,他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态度,为四川游泳事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于晓舟的职业生涯与游泳紧密相连。作为国家级裁判,他严谨公正,确保每一场比赛公平与公正;作为国家职业资格游泳救生员、游泳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师及考官,他倾注了大量心血,致力于提升游泳行业的专业水平与安全标准。在于晓舟的带领下,四川省游泳协会积极推动各项制度的完善与优化,精心组织策划青少年赛事活动,为青少年游泳爱好者搭建了展示自我、交流技艺的舞台。同时,他还积极参与国家职业资格游泳救生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工作,为四川游泳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游遍四川”是四川省游泳协会的一项标志性赛事活动,如今已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赛事。于晓舟参与了赛事的策划、组织与执行工作,确保每一场比赛都能顺利、圆满举行。从广元公开水域游泳比赛到四川省U系列游泳比赛,从成都站、乐山站到绵阳站、总决赛,他都以技术代表的身份参与其中,为赛事的专业性和规范性保驾护航。

  于晓舟还十分注重裁判员的培训与培养工作。他积极组织全省裁判员培训,为成都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成都体育学院等高校和市州累计培养了近千名专业裁判员。这些裁判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推动游泳项目在四川省的普及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于晓舟作为“防溺水进万校”大型公益活动的骨干成员,积极参与项目的实施与效果的达成工作。他深知溺水事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巨大伤害,因此他积极推动防溺水“四进入”工作,即进万校、进社区、进办公大楼、进休闲健身场所,努力提高全社会的防溺水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于晓舟的付出与努力不仅赢得了同行的尊敬与认可,还为四川游泳事业的发展树立了标杆。

  余萍:传递健康与快乐

  本报记者 冯 蕾

  余萍是一名在广场舞、民族舞、健身秧歌领域深耕细作20年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同时也是青海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副会长、西宁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会长、小羚羊艺术团团长。自2004年获得国家级健身秧歌裁判和教练证书以来,她便致力于在青海推广和普及健身秧歌等群众体育活动。20年来,她在西宁的广场上留下了无数汗水与欢笑,更将这份热爱与执着传递给了更多的人。

  在小羚羊艺术团的带领下,余萍多次带领团队成员参加全国及省级的舞蹈大赛,屡获佳绩。2007年和2009年,小羚羊艺术团代表青海省参加全国亿万妇女健身秧歌大赛,分别荣获二等奖和民族展示健身奖。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余萍及团队努力的肯定,更是对青海舞蹈文化的一次次精彩展示。

  余萍带领小羚羊艺术团在中央电视台和国家体育总局举办的《谁是舞王》广场舞民间争霸赛中,凭借出色的表现获得了全国季军,向世界展示了青海独特的民俗民风。

  余萍在舞蹈技艺上追求卓越,在社会责任上勇于担当。她积极组织协会成员到社区、农村等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将健身秧歌、手拍鼓、健身气功和锅庄舞等项目带到基层群众身边。这些活动丰富了基层群众的业余生活,提高了他们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养。

  在余萍的带领下,西宁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成为了青海地区群众体育活动的中坚力量。他们走遍青海的各州县和西宁市的各社区进行演出,还深入到部队、农村、工地、养老院、特殊学校等地进行慰问演出。这些活动赢得了一致好评,更让余萍和她的团队成为青海人民心中的明星。

  面对荣誉和赞誉,余萍始终保持着谦逊和低调。她说:“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宗旨是‘奉献、服务、健康、快乐’,这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标。”

  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优秀案例

  以体育助力凉山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轧学超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四川西昌学院朗胜志愿团勇担使命,以创新构建的“1+3+4+N”志愿服务模式为引擎,深度推进“体教融合”“体医融合”“体旅融合”,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成为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样本。

  朗胜志愿团精心搭建专业志愿服务架构。策划团队深入乡村调研需求,精准制定活动方案;竞赛团队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组织高水平乡村体育赛事;教练团队将科学训练体系带入乡村校园;宣讲团队普及运动健康与安全知识;康体团队专注健康守护;行政、宣传、后勤等团队协同配合,为志愿服务的高效开展筑牢根基。

  在体教融合志愿服务领域,朗胜志愿团积极践行国家体育支教双百计划。志愿者们深入大凉山乡村学校,把专业体育训练技术、国际化竞赛规则和科学选材理念融入日常教学。飞盘运动在校园的兴起,激发了孩子们对体育运动的浓厚兴趣,展现了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微光行动”更是成效显著,成功培养出5名国家一级运动员、5名国家二级运动员,助力40名凉山女孩凭借足球特长在省级乃至全国赛事中摘金夺银,为乡村体育人才培养开辟了崭新路径。

  体医融合志愿服务是朗胜志愿团的又一亮点。由运动康复专业师生和志愿者组成的服务队伍,深入乡村开展青少年体态健康筛查,为孩子们量身定制预防和干预方案。在各类乡村体育赛事现场,专业医疗保障团队全程值守,同时向村民普及运动急救、科学热身等知识,让“治未病”理念扎根乡村。“朗胜杯”乡村篮球赛期间,超千名村民掌握了急救技能,极大提升了乡村赛事的安全性。

  在体旅融合志愿服务方面,朗胜志愿团充分挖掘乡村特色资源,以体育赛事为纽带,推动乡村文旅产业蓬勃发展。团队打造的彝族特色乡村体育赛事,巧妙融入达体舞等民族文化元素,并借助主流媒体直播扩大影响力,吸引众多游客慕名而来。赛事现场,农特产品展销、乡土文化展示与体育竞技交相辉映,雷波脐橙、乌洋芋等特色农产品销量大幅增长,志愿团原创文化球服也成为热销品。此外,通过助力抖音足球嘉年华等活动,凉山特色产品得到广泛推广,乡村旅游焕发新活力。

  据介绍,自2021年特色志愿服务开展以来,朗胜志愿团的服务惠及凉山州广大居民和中小学生。志愿者们在实践中锤炼本领,提升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普及健身气功 惠及乡村百姓

  本报记者 轧学超

  近年来,山西省忻州市代县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由代县健身气功协会发起成立的代县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积极作为,成为当地推动全民健身、助力乡村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 

  自2021年起,代县健身气功协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组建起一支由130余名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构成的志愿服务队。在4年时间里,志愿服务队每年开展13次活动,足迹遍布代县农村、社区,以及县直机关、单位和企业。

  这支志愿服务队以普及推广健身气功·八段锦功法为核心任务,深入基层开展公益教学培训。在代县体育事业发展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志愿服务活动在财力、物力方面获得有力保障。志愿者们秉持“义务教学,免费培训”的原则,不断强化技术升级与功法培训,严格队伍管理,确保教学活动高质量开展。

  无论是乡间村舍,还是社区广场,亦或是机关单位的活动场地,都能看到志愿者们耐心教学的身影。他们不畏艰辛,以苦为乐,用专业的指导和热情的服务,带动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到健身气功八段锦的习练中来。

  截至目前,志愿服务活动已覆盖全县23个村、6家县直机关,惠及近千名群众与干部职工。许多参与者反馈,常年习练八段锦后,身体状况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随着公益教学活动的持续推进,八段锦在代县的受欢迎程度与日俱增,习练人数现已突破5000人。

  这一传统特色体育项目的推广,不仅增强了农村居民的身体素质,更为农村地区营造了和谐的社会氛围,有力推动了乡村文化振兴。

  代县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负责人表示,服务队坚持“积极扶持、长期服务、落实对象、责任到人”的网点式发展模式,持续加强农村、机关健身气功站点建设,为当地群众提供更优质、更贴心的服务,让健身气功在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发挥更大作用。

  活力体育组织

  西藏拉萨金珠西路全民健身站

  以舞为媒 筑健康社区

  本报记者 顾 宁

  在西藏拉萨的金珠西路,有一个闪耀着活力光芒的体育组织——金珠西路全民健身站。它的前身是金珠西路格桑林卡老年文艺队,2012年转型为社区文艺队后,发展势头迅猛,如雄鹰展翅翱翔于社区文化的天空。2014年,该站迎来重要里程碑,被自治区社体中心定为金珠西路全民健身站。

  自创建以来,金珠西路全民健身站始终致力于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为居民健康打下坚实基础。十年间,他们积极投身各类活动,社区广场舞是其核心项目。每天傍晚,夕阳映照下的社区广场上,欢快的音乐准时响起,队员们身着绚丽服装,面带自信笑容,犹如灵动音符汇聚成欢乐海洋。在这里,不同年龄层的居民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尽情释放热情与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全民健身站的队员们无偿服务、无私奉献。为了更好地领舞,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广场健身活动,队员们每次值班都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收集音乐、学习舞蹈,却不收取任何报酬。

  除广场舞外,文艺演出和表演活动也是金珠西路全民健身站的特色。他们精心编排的节目形式多样,涵盖舞蹈、歌曲、小品等,不仅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更传递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幸福。

  此外,他们还积极参与自治区、拉萨市及企事业单位举办的各种比赛活动,屡获佳绩,为社区赢得诸多荣誉,也受到了中央媒体的关注与报道。金珠西路全民健身站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成功推广和引领了群众健身活动,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并加入健身行列。他们宛如一束阳光,照亮社区居民的健康之路;又似一股清泉,为社区文化注入新活力,促进了社区居民关系的融洽,提升了社区凝聚力。金珠西路全民健身站将继续秉持“活力、健康、快乐”的理念,不断创新活动形式,提高服务质量,为社区居民带来更多优质的体育文化活动。

  陕西米脂县健步协会

  健步同行 促全民健身发展

  本报记者 顾 宁

  陕西省米脂县健步协会是一个年轻的协会,2022年8月正式成立后,便肩负起为全县人民健康努力的重任,积极探索创新,组织了一系列的健步活动,为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协会成立以来,积极组织活动,壮大队伍。每天清晨,队员们迎着第一缕阳光,统一着装,迈着整齐矫健的步伐走在新建成的体育场上,成为米脂县一道亮丽的风景。健步队伍吸引了众多居民参与,不断发展壮大,会员从最初的几十人增加到如今的几百人。

  在培训学习方面,协会成立至今已组织两次大型培训,并进行体能测试,为体能测试合格者颁发社会指导员证书。通过专业老师指导和网络上图文并茂的宣传学习,队员们掌握了骏马健步新套路、新动作,有效提高了队伍整体素质。

  不仅如此,米脂县健步协会还积极参与全国省市县和老体协组织的体育活动。2022年7月参加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迎圣火活动、榆林市骏马健步走展演活动,老体协每年举办的迎国庆健步走展演活动,2024年5月应邀参加第二十二届大连国际徒步大会,6月参加青海龙羊峡爱我中华徒步天下活动,以及县工会组织的全县广播体操比赛开幕式活动等,并在2023年7月榆林骏马健走交流展演活动中荣获优秀奖,得到群众的认可。

  此外,协会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带领会员利用早晨健步前的热身运动学习健身操、广场舞、动感拉伸运动等,让健步队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锻炼。同时,在“五一”“七一”“国庆”“元旦”等节日举办户外庆祝活动,丰富会员生活。在协会的努力下,健步队伍不断发展壮大,队员们的身体更加健康,生活也更加美好。米脂县健步协会正以实际行动为全民健身事业添砖加瓦,引领更多人走出健康、走出快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体育报业总社有限公司
Copyright © right 中国体育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赛场纵横
   第04版:专题
   第05版:各地风采
   第06版:健康快车
   第07版:健身视点
   第08版:体彩天地
奉献 服务 健康 快乐
中国体育报健身视点07奉献 服务 健康 快乐 2025-04-30 2 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