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坤 索瑞君
初春时节,武警第一机动总队某基地训练场上,3公里跑、突刺训练、核心力量训练等课目次第展开。大队长陈宝林介绍,基地官兵既当教练员,又是战斗员,在训练一线发现问题,带着问题钻研训练方法,通过教学解决训练难题,通过不断的研教研训提升部队整体训练质量。
问题牵引锤炼“武教头”
专业技能训练、教学设计考核、逐人过关升级……新年伊始,一场教练员过关升级活动随即展开,教学中心人头攒动,备课教室热火朝天,官兵针对教学短板,提高自身教学能力。
在年度教学反思会上,有的官兵反映:“部分教员知识体系不系统、教学技能不娴熟等问题客观存在,需要找准短板、靶向发力。”“部分教练员组训能力有欠缺,还存在训练标准不熟悉情况。”类似的问题,一定程度阻碍着基地职能任务的转型升级。为此,在新年度开训之后,他们组织教学能力过关升级活动,瞄准教学组训难题精准发力。
“在核心力量锻炼过程中,‘慢下快起’有重要的作用。‘慢下’阶段能够更好地控制动作,‘快起’阶段则可以锻炼肌肉爆发力。”在教学设计考核中,文职教员贾支柱结合自身担负的军事体育教学任务,从教学目的、内容、方法、评估等方面,阐述了自己对该课目的理解,赢得了现场考官的认可。
贾支柱表示,在结业考核中,他们让每名教员突出一个重难点内容进行现地教学,集思广益研究组训方法,对广大教员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提升机会。
以考促训掌握“硬本领”
2月下旬,基地对大纲中基础课目,逐个进行考核验收。教研室教员武冀讲解刺杀技术要领,举枪、瞄准、突刺,整套动作一气呵成。随后,他们根据人员素质,由教员分头组训。经过紧张的训练,官兵在下午验收考核中,全员通过。
“经过这样严格的训练,大家对类似训练内容掌握很快。”大队长陈宝林介绍,以往大家对这些简单课目不够重视,自以为靠“吃老本”就可以轻松过关,尤其对一些基础体能课目,一段时间不练,成绩下降很快,结果纷纷在考核中“走麦城”。
为此,他们年初就从难从严设置考核内容,严格按大纲要求落实训练内容。每个阶段的考核,随着训练内容变化持续更新;将每一次考核存在的问题,汇总纳入下一阶段考核重点;通过动态更新考核内容,让官兵看清自己的短板不足和努力方向。
在此基础上,为增强考核的精准性和科学性,他们采取年度制订和阶段调整相结合的方式,依托比武考核、教练员集中培训、日常训练中暴露的短板弱项,动态更新考评标准、条件,确保一考核一变化、一训练一升级,官兵训练成绩有了大幅提升。
自我加压催生“内动力”
3公里跑刚刚结束,战士王士彬擦了把脸上的汗珠,转身又进入跑道。体型偏胖的他,常年在驾驶岗位上,导致军事体能一度成为“短板”。“不管在什么岗位上,穿上军装就是一名战斗员,必要的体能基础是完成任务的重要保证。”为此,每次组织体能训练,他都要求自己多跑两圈,引体向上多拉两个。在年初组织的军事体育考核中,他以第一名的成绩,冲过3公里跑的终点线。
在基地,类似王士彬这样自我加压的官兵还有很多。鸡蛋从外部打破是食物,从内部打破是生命。在几名优秀教练员的带动下,官兵纷纷自我加压,针对基层部队训练中遇到的难题,从转变训练理念入手,积极借鉴各类先进训法,强化成果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