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兼职记者 黄璐超
体育为旅游注入活力,旅游让体育更具魅力。从举办一系列高水平竞技赛事到不断爆火的群众赛事活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聚焦“跟着赛事去旅行”,积极打造本土特色体育赛事,以赛为媒,以体兴旅,全力推动全域体育与旅游深度融合。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依托大河、大漠、大草原、大峡谷等自然资源和现代城市人文景观,以“体育——旅游——运动——健康”为主线,在精心筹办各类高品质赛事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承办了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五届运动会、全国乒乓球锦标赛、全国自行车锦标赛、CEC中国汽车耐力锦标赛、CDGP中国汽车飘移大奖赛等高水平赛事。2024年10月举办的全国乒乓球锦标赛共吸引游客观众17.4万人次,拉动消费5.1亿元。很多游客在观赛后纷纷点赞举办地,称这里是服务温馨、处处温暖的城市,洋溢着火热的赛事氛围和诚挚的城市品格,值得到此一游。
此外,鄂尔多斯市积极培育壮大鄂尔多斯草原村排、鄂尔多斯星空马拉松、暖城大赛车等体育品牌赛事,形成了以车、马、沙为特色的产业集聚区。精心策划“跟着赛事去旅行、品美食、觅良居”系列活动,开展啤酒节、音乐节、非遗文化展等活动,提供多元选择的体旅融合产品,让广大群众在畅享运动的同时,深切感受城市最抚人心的烟火气。2024年,鄂尔多斯市共举办各类群众体育赛事活动300余场,其中包括社区运动会100余场。充分发挥体育社会组织作用,全市各级体育协会、俱乐部全年举办赛事活动超600次,进一步增强体旅业态的吸引力,用体育运动的“激情”点燃体育旅游的“热情”。
在令人难忘的2024年夏天,鄂尔多斯草原村排暨沿黄九省区农牧民排球邀请赛火热举行,来自陕西、宁夏、甘肃等九省区的103支参赛队伍、1030名运动员齐聚排球特色小镇,超7万名球迷现场观看。赛事集结旅游、体育、文化、民俗、美食等多种元素,通过直播带货、短视频拍摄等形式,拓宽创收新渠道,鼓励引导当地农牧民参与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农牧家乐、传统手工艺品、农畜产品销售等。比赛期间,举办地鄂托克前旗累计接待游客21.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4.06亿元。
当体育赛事邂逅景区,活力与诗意碰撞的火花更加令人着迷。鄂尔多斯市注重将赛事活动与景区特色相结合,在旅游景区举办90项各类赛事,参与人数达30万人以上。在响沙湾、独贵塔拉越野小镇等沙漠景区,沙漠马拉松、沙漠智力运动会、徒步穿沙、汽车越野拉力赛、沙漠群英会等掀起瀚海狂沙的运动热潮;在准格尔旗黄河大峡谷、乌审旗萨拉乌苏旅游区,徒步、自行车、钓鱼等体育休闲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旅游生活;在大沙头、乌审召、成吉思汗陵等草原旅游景区,走马竞技、赛马等特色体育赛事刮起最炫民族风;在东胜区九城宫旅游度假区,大众冰雪季、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等吸引广大群众参与,极大地提升了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024年,鄂尔多斯市举办各级各类体育赛事1000余项,引流超过100万人次、拉动消费24.5亿元,比2023年增长10.51亿元。未来,鄂尔多斯市将在大力引进具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体育赛事的同时,做好自主赛事品牌文章,发展特色户外运动项目,持续培育打造西部赛事名城,促进“体育+旅游”产业联动聚力,释放体育赛事活动的乘数效应、融合效应和带动效应,充分彰显体育的多元功能和经济价值。